沈。清。明                             2013 5           
 
 
 
                                               我們入住的酒店大堂
 
今年清明節回家鄉掃墓,入住了市內一間四星級「精品」酒店,早上在酒店餐廳吃自助早餐的時候,我選擇了麵條,煮麵那處旁邊擺放了很多碗調味料給客人自由配搭,我見到有一碗不知是XO/沙茶/沙爹的醬料,便問煮麵師傅這是甚麼,他回答我:「醬」。
 
我當時聽了差不多馬上笑出來,唉,真是要寫個「服」字。
 
我父親08年離世時的遺願是把骨灰安葬在我們的家鄉,相信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希望我們每年清明回鄉掃墓得以與那邊的親友保持聯繫,不至因為他的離去而不再往來,我父親確是一片苦心。
 
                                                                                      2013 年清明節我們三兄弟與友人攝於父親墳前
 
自從2000年第一次跟隨父母回鄉探親,這十多年已先後回過去好多次,我們的家鄉是貴州省內一個三四線城市,人口也有好幾十萬,記得第一次回鄉印象最深刻是市內狗肉店林立。吃狗肉在國內沒有立法禁止,我相信全國各地都有狗肉店,只不過在一些較大、較先進的城市,狗肉店會是較隱蔽,不像我家鄉般明目張膽,招牌林立,但最令我驚心,至今依然揮之不去的畫面,是我們第一次回鄉驅車入城時,我見到路旁一間狗肉店門口縛住了一頭小狗。
 
我估計那頭小狗未必是用作遲些端上碟的,可能是店主的寵物,但我真不敢想像牠是在甚麼狀態下生存的!狗是甚有靈性的動物,即使牠的同類不是在店內的廚房現場宰殺,可能是從某個屠房運過來,但門口這頭小狗必然感覺到牠是身處一個甚麼地方,牠的同類是被端上碟的,試想牠每天是活在何等的驚惶及恐懼中!這個店主即使是十分愛錫這頭寵物,讓牠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也實在太殘忍了。
 
                                                                                                   2013 年清明節與在家鄉的親友合照
 
十多年後,家鄉的狗肉店依然成行成市,亦習慣了視而不見,不敢細想,為自己做到的也只有這樣了。我們家族通過年輕一代的嫁娶,近年添加了不少新成員,難得這些年青人對我們這幾個外來陌生的長輩還是表現得很友善,很熱情的,但我不敢問,更不想知道,他們可有光顧狗肉店嗎?不然它們的顧客又是誰?
 
                                                                                         我們家鄉的市容和中國其他三四線城市沒兩樣
 
像我們家鄉屬於國內三四線城市規格,應該是納入了岑建勳大地院線的目標經營點吧,怎仍未見開到來?是條件仍未夠成熟?像今次我們入住這間酒店開業不到兩年,聽說是市內最高檔的酒店,內裡的設施中規中距,但當中不少硬件軟件說「仍待改進」已算太客氣了,像那個自助早餐,雖然有西式食物供應,卻刀叉欠奉,想塗牛油上麵包也有難度,果汁是暖的,煎蛋沒有火腿煙肉佐配,有咖啡卻找不到奶和糖 ...... 確是近年吃過最騎呢的早餐,但都不要緊,畢竟我家鄉「土」那是不爭的事實,在可見的將來這酒店相信亦不大會有機會接待外藉旅客,但最令我失望仍是在人,我弟弟問侍應有沒有熱水,他回答說有,但卻端在那兒動也不動,主動性怎可以低至此!像先前我說那個煮麵師傅的「醬」字答案,其實講得清楚些真的有那麼難嗎?我以為以前國內的標準答案「不知道」的時代早已過去,看來未必,而且恐怕是 STILL ALIVE AND WELL AND GOING STRONG
 
                                                                                            酒店吃早餐的餐廳
 
吃這頓早餐時見到不少酒店其他住客,全是內地人,其中有一個中年女士,瘦削的面龐,把頭髮都扯到頭頂後面紮了一個小髻,身上穿上黑色的毛衣配上一條高腰灰黑雙色間條絨裙,驟眼看也相當有型,可惜她那件毛衣吊了很多個同是毛織的小黑球,盪來盪去變得有點滑稽,而那個又大又縐的手袋,顯然和她身上其他畢挺的衣飾不合襯,但在這個城市見到這樣一個女士,總是有點驚喜。
 
 
我的意思是,當 ATTITUDE 問題仍在時,內地人在打扮方面已日趨講究,而且是在進步中,起碼她們膽大,一於話之你,勇於嘗試。反觀香港人近年對衣著好像已提不起勁,即使不至於集體「求其」,也肯定是日趨保守,再沒有享受表演身上配搭的興致,安於留在安全網內,頂多拿住個名牌手袋就以為可以解決一切,曾幾何時的 DASH AND DARE 去了那兒?像上周末,前號外編輯曾凡在現時熱門潮點太平山街附近的茶店 PLANTATION 煮了一頓中式私房菜給朋友品嘗,在座三位時尚女士皆穿得很有品味,不約而同全身裹上灰黑二色,可以說是最安全,最錯不了的顏色,但正好就是稍欠膽色,反觀國內的女性,大都樂此不疲把各種鮮艷色彩往身上披,當然很多時只落得俗豔,但一旦調配得宜,墨綠撞上紫紅、鮮藍搭上深啡  …… 確會令人眼前一亮,而且「對」的命中率是越來越高。
 
 
今次我飛貴陽在深圳機場見到一個國內中女,在她的魚網絲襪外扣上一條吊住一串串水晶的腳鍊,嘩然之餘其實內心也明白,面對一個如此粗糙的女子作自我安慰,也不過是自欺欺人吧了,但現時一般的香港人仍抱著這種心態。
 
陳冠中告訴我,現居北京,曾任金融時報星期日副刊 HOW TO SPEND IT 國內中文版編輯,前民運學生沈彤的姐姐沈清,每次都是一絲不苟的以現季最新的配搭出現,而且永遠都是剛好,從不出錯,據聞岑建勳有約會她。我想講的是:她們,是存在的 PERIOD
 
                                              陳冠中推介的沈清

 

 

 

相關參考:請點擊此處瀏覽先父鄧廷琮先生的自傳式紀念網站《沒有虛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