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其內外 —— 問張叔平扮靚之道         19904         號外

 

 

 

當編輯要我訪問張叔平講述他對九十年代女性形象潮流的看法時﹐我已心知不妙 —— 根據我和他交往多年彼此的瞭解﹐我知道張叔平並不是那種刻意要追上潮流﹐或者做很多資料搜集功夫﹐務求不致落伍的人﹕他的美術指導一向是全憑自己的感覺、觸覺、直覺。當然﹐他的感覺 / 觸覺/直覺必然會受到當時潮流的影響﹐而且以他的那樣高的敏感度﹐他簡直是那種可以預先「感覺」到下一潮將會是甚麼模樣的人。但這一切都是活在他的潛意識裏﹐要他用語言去講九十年代女性髮型會流行甚麼款式﹐化粧會趨向那類風格﹐飾物會演變成甚麼模樣﹐或時裝會邁向那條路線 …… 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我甚至可以想象到他聽到我這些問題之後﹐望住我毫無表情時的樣子。

 

究竟怎樣才可以從張叔平口中探測到他心目中的九十年代女性潮流﹖怎樣才算是「靚」﹖

 

當我終於鼓足勇氣問他這些我明知他不會回答的問題時﹐他的爽快的答案實在出乎我意料之外﹐他說現在差不多個個人都已經好清楚甚麼叫靚﹐根本不需要問他。

 

                                               攝影﹕孫淑興

 

張叔平的意思是﹕經過了這些年﹐香港人已經掌握到扮靚的要訣﹐個個都知道甚麼 “natural”﹐個個都識得把自己扮到最舒服﹐最搶眼﹐最女性化﹐最性感﹔不論甚麼風格也好﹐香港人一一識得。

 

講起風格﹐我忍不住要扯開話題﹐誠心向讀者推薦陳幗儀每星期才寫一次﹐有時稿擠畤連一次也沒有﹐叫人望穿秋水的專欄「風格」。她最近寫五種不同的時裝風格﹐有趣之餘亦甚有見地﹐前些陣子她不厭其煩﹐逐一分析每種顏色的特性、作用和境界﹐令全港立心向「靚」進修的人獲益很多﹐還有她寫她穿上劉培基作品﹐因而得以在風雪交加之夜順利被挑入 Studio 54﹐更是趣味盎然。

 

之所以我講這一大堆﹐無非是想套各位進入陳幗儀的風格世界﹐畢竟這樣用心利用文字與讀者分享自己審美哲學的人﹐除了女士之外﹐還可以找到那一個﹖

 

 

回頭講張叔平﹐他講到我們香港人個個變到「咁掂」﹐也有他的道理﹐其實我和他都同意﹐過去十多年來﹐香港入已受到足夠的「美的教育」﹐從七十年代開始﹐隨看我們城市經濟邁向好境﹐愈來愈國際化﹐我們在不自覺中﹐已漸漸擴闊了我們的審美眼光﹐加上各種名牌一一打入本港市場﹐我們可以用實物引證外國畤裝雜誌的 editorial﹐用我們的雙手去感覺 Christian Dior 皮草的柔軟﹐或 Alaia 那無懈可擊的縫功。天份高的可能早已自成一派﹐就算天份低的﹐或多或少也會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吸收到一點點基本功夫。無論怎樣﹐經過整個八十年代的訓練﹐我們都應該滿師了﹐在今日﹐穿得好﹐扮得靚只是一門普通不過的學問﹐不論走的是甚麼路線﹐每個人都已有本領做到最完美﹐要卷髮 (像姚煒)﹐一般的髮型師都有辦法替你卷得恰到好處﹐要直髮(像鄧藹霖)﹐他們也一樣可以幫你剪到最工整﹐靚的東西已經泛濫香港﹐愈來愈多人去劉寶琳處訂傢俬﹐Philippe Starck 的椅子已成為示範單位的寵兒。

 

在九十年代﹐每一個人都扮到靚靚﹐然後把自己放在一堆 modern furniture 中。

 

                                          攝影﹕孫淑興

 

似乎﹐在九十年代﹐「靚」已貶值。

 

當所有人都可以靚﹐有能力靚的時候﹐我們還要追求些甚麼﹖難道我們仍以穿著 Romeo Gigli 而感到自豪﹖張叔平說﹐經過了十幾廿年﹐我們終於總算搞掂了外面﹐在九十年代﹐我們要認真開始搞裡面了﹐如果還未開始的話﹐我們應該馬上去充實自己﹐明白自己﹐聽起來好像很老套﹐但真的﹐如果沒有內在美﹐無論你扮到怎樣花枝招展﹐很快就會令人煩厭﹐被人忘記。

 

但另一方面﹐單憑內在﹐而忽略外在美這條老路﹐請你信我﹐也是行不通的。

 

 

※ 請點擊此處欣賞張叔平替港台經典《香江歲月》設計之華美戲服 - part 1

※ 請點擊此處欣賞張叔平替港台經典《香江歲月》設計之華美戲服 - par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