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華,我的一些點滴                                                                2017 3                  立場新聞

 
 
 
我曾參與演出過李麗華主演的一部黑白電影《風雨歸舟》,在 1959 年,是嚴俊、李麗華夫婦合組的國泰公司出品,它是我當童星拍的第三部電影,頭二部都是岳楓導演,天曉得嚴俊夫婦怎會想到 cast 我?可能我先前兩部電影的表現多少得到行內的嘉許惹起他們的注意吧。
 
 
「李麗華整過好多次容」已是當時熱門娛樂話題,我記得拍此片時陪我去片場的母親也特別留意她的外觀,想第一身見識整容的效果,另外當時又有傳聞她未化妝時樣貌和她的公眾形象有天淵之別,所以未化妝前她從不見人,現在回想起來當年有關整容傳聞應該只屬炒作,那時她已年近四十,幾十年前的人樣貌看來的確遠比現今世代同年紀的人老很多,李麗華卻駐顏有術,難怪惹來這些八卦揣測了,在我的記憶裡她真的沒有那些好似打模出來的 A 鼻子 B 下巴,不明白當時的公眾怎硬要把她推成「整容鼻祖」?是唔抵得她「長青樹」的外號?
 
至於她未化妝的樣子,《風雨歸舟》以漁民生活為題材,要去長洲拍外景,拍攝期間整個劇組在長洲包下一間小旅館集體生活超過一個星期,又真的記不起李麗華有試過不化妝行出她的房門,即使面對的只是劇組人員,她仍堅持展示她的明星 glamour
 
 
劇情約略是演我父親的嚴俊終日賭錢買醉激死了我的生母,李麗華演一個他後來遇上的「搖船的姑娘」(片中一首插曲的曲名),在她感化下改過自新,最後李麗華成了我的繼母,完滿收場。老實說,從她片中的造型看,她一點也不似一個漁家女,始終冶艷無比,以濃粧示人,很明顯,她字典裡面並沒有「為藝術而犧牲」,在永遠要靚、要保持明星形像這範疇李麗華誓不妥協,但真正一顆明星是難得一遇的,確是比什麼演技派更珍貴。
 
 
嚴俊、李麗華夫婦另一傳聞是他倆很「猶太」(意即很「孤寒」),在長洲拍外景時也得到一些印證,我和母親有一餐不和大夥一起吃,兩人私下嘆龍蝦,李麗華知道後好像心生羨慕,說她也要找一餐嘗龍蝦,但結果都沒實現。他們是老板,總不能撇下員工自己去吃,如果大夥兒一道吃又真的可能太貴了,或許從這小事可以看到獨立公司小本經營之艱辛,要經常睇住盤數,控制成本,不能隨便花錢啊。
 
 
回想起來嚴俊、李麗華夫婦都很錫我,其實當年片場上下人等都很熱情的,我沒有利用價值,他們對我好必然是出自真心,我也記得農曆新年到過嚴俊、李麗華位於界限街、書院道口的房子(現已拆卸了)拜年,另外稍後我替邵氏拍《手槍》的時候,可能是同在亞洲片場吧(當時邵氏影城仍未啟用),他們夫婦正在拍李翰祥導演的《楊貴妃》時我也有去探班,可見情誼並沒有拍完《風雨歸舟》就中斷,至今仍記得那幢皇宮佈景實在太美侖美奐了,邵氏後來的古裝片佈景已再搭不出那般水準。
 
 
李麗華逝世的消息在香港有廣泛報道,但不覺有迴響,我在不同的社交網站看到的帖文和留言大都來自香港以外的華人社區。也不能全怪香港人善忘,畢竟年代實在太久遠了,可能現時只有少量影迷才依稀記得香港曾經有過一批「國語片明星」;在五六十年代香港這個獨特的時空的確拍過為數不少不是講本地廣東話的「國語片」,除了古裝,還有頗多時裝片,它們大部份的時空皆相當曖昧,背景是香港?還是抽象的 ……A 埠」?
 
2015 年金馬獎
 
這些國語片的產生自有其歷史背景及因由,本文不作深入談論了,在這批國語片影星行列中,李麗華已屬前輩級,她和很多在香港出道走紅的後輩像林黛、尤敏、葛蘭,或更後期的何琍琍、鄭佩佩等不同,解放前她早在上海拍片,紅遍全中國,到我當童星時,她已是屢被傳整容的資深影人了,也怪不得連香港電影金像獎有人提議頒予李麗華終身成就獎,最初也是反應冷淡不了了之,結果被隔鄰台灣金馬獎吃了頭啖湯。如今連「小咪」 (圈中好友對李麗華的暱稱) 都走了,她那一輩影人相信都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