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中的《我這一代香港人》      20058       號外  

 

 

 

 

城市熱愛

逛書店赫然發現我們雜誌的創辦人陳冠中出了新書 —— 《我這一代香港人》(牛津大學出版社)﹐並奇蹟地陳列在較顯眼的位置﹐直叫我感到一陣驚喜﹐前一個月他回港才匆匆見過一面﹐也沒有跟我提起出書這回事﹐看來我們始終沒法改變「低調」的本性。 

 

初時我對這本書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我的猜想是﹕只不過又一次把他自己的舊文重新編輯﹐再作包裝。回家翻看才發覺裡面絕大部份的文章我都從未讀過﹔原來陳冠中「移民」北京這些年﹐寫作一直未曾中斷﹐而且愈來愈有著自己清晰的思路、理念、立場﹐和一份不是驕橫﹐而是近乎瀟灑的自信﹐無論是我看懂不知有沒有一半的政治經濟理論﹐以至他對文藝美學的獨特觀點﹐還有一些電影隨筆﹐甚至遊戲文章 (請不要錯過〈愛富族社交語〉()﹐樂趣是來自他對這些社交「關鍵詞」的取捨和闡釋) ﹐都是懷著廣闊的視野和胸襟﹐寫得神采飛揚﹐絕對是 in his prime。所以我很好奇﹐在他前一本書《香港三部曲》(又同樣是牛津出版社) 的後記﹐字裡行間竟流露出一絲如斯慨歎﹕ 

 

“…… 忽然日轉星移﹐台上招式用老﹐台下意興闌珊﹐戲尾把說著抱著到今天﹐黯淡退場﹐沒多少掌聲﹐也該是另一台戲開場的時候了 …… ”我讀時真是有點黯然﹐但陳冠中是不是慨歎得太過早了﹖至少我仍熱切期待他在未來的日子依然不絕帶給我們更多 inspiring 的文章。 

 

 

 

 

雖然陳冠中過去十多二十年經常往返中、台、加﹐甚少時間停留在香港﹐但他對這個城市的感情﹐熱愛從未減退、冷卻。離開香港﹐反而令他能更抽離、更客觀﹔從更宏觀的角度、心態去衝量我們的城﹐像今次這本書的第一部份﹐包括〈我這一代香港人 —— 成就與失誤〉、〈移動的邊界〉、〈香港作為方法 —— 混雜是美﹔擁擠是我們的特色﹔香港還需要新的地標嗎﹔都市神韻〉…… 全部都是解剖香港的論文﹐指出它過去的優與劣﹐得與失﹐及未來他認為可行的去向和地圖。 

 

其實陳冠中對香港的感情﹐從他的小說﹐也充份表現出來﹐像 1999 年的〈什麼都沒有發生〉﹐2003年的〈金都茶餐廳〉(都收錄在《香港三部曲》裡頭)﹐你會發覺他對小說裡每一環節的地理環境都描述得十分詳盡﹐書中人物從那一條街轉到那一條街﹐每條街的名字他都不厭其煩地列舉出來﹐特別是尖沙咀區﹐我甚至覺得〈什麼都沒有發生〉簡直像是專誠獻給尖沙咀的 (陳冠中成長的地方)﹐甚至是一封寫給尖沙咀的情書。 

 

說起尖沙咀﹐王家衛對尖沙咀似乎也特別有感情﹐據說《花樣年華》的背景﹐張曼玉梁朝偉她們住的那間房子﹐照王家衛的構想應該就是位於天文台道一帶﹐我讀中學時有一個好友 Ruby (我讀的是男校﹐她是友校學生) ﹐她移民到美國已有二十多年﹐我們一直都間中保持聯絡﹐她前一兩年電郵給我說很喜歡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我回郵告訴她﹐她實在是最有資格品評《花樣年華》的人﹐as far as authenticity goes﹔她父母是上海人﹐而她從五十年代至到她移民前 (七十年代末期)﹐一直都是住在天文台道﹗如果她喜歡《花樣年華》﹐一定是片中有些東西 hit 中她內心某深處 —— 當年在天文台道的生活﹖ 

 

而陳冠中小時候住的柯士甸路﹐不就是和天文台道相隔得那麼的近﹖

 

 ()  一位學者在《蘋果日報》星期天 (10 / 7)  的專欄冷嘲陳冠中所列的社交語有些已過時﹐只怪陳冠中在文中忘記說清楚﹐他現在身在北京﹐他寫這篇文章的對象 —— 那群「愛富族」﹐是國內的愛富族﹐他們在七八十年代仍未成形﹐確是有必要惡補一些我們看來已過時的術語。

 

相關參考﹕ 陳冠中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