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口音                                                               2016 5                       立場新聞

 

 

我自己看影視節目那把尺其實相當有彈性,很多時只要有些少嘢吸引到我,我就會乖乖的看下去,例如《三打白骨精》,因為有鞏俐壓場,我便可以把全片吞落肚(我指看影碟,即使鞏俐也不能引我入戲院),又像 ViuTV 的話題作《跟住矛盾去旅行》即使重點宣傳落在曾鈺成和梁國雄一 pair,但可能他們多年共事立法會早已有默契,加上曾鈺成為人好識做,真的看不到有甚麼矛盾火花
 
 
反而葉蘊儀和連詩雅去佛羅倫斯那輯,看到葉蘊儀咀藐藐,也無需要編導再去苦心經營糾紛了,一個表情(難得是半藐而不是全藐)已代替了萬語千言;她已交足貨,而我亦滿足地照單全收把兩集看畢,簡直連汁都撈埋。所以說,我的要求確是很簡單葉的半藐當然是對準她的遊伴連詩雅,節目播出之後,坊間的反響都集中品評連的「港女」本色和特徵,我個人特別留意到每當她有不滿,要抱怨或投訴時,總是全程都擠出個好像她完全不介意的客氣僵硬笑容,更特意把音調提高好幾度,當然還夾雜些英語短句或單字。報章說她中學讀國際學校,英語流利應該是意料中事,而她那種「國際學校口音」看來也是意料中事。
 
 
我一直有留意香港很多八十打後他們講英文以及俚語時,和美式或英式口音總有些少差異,也許正就是讀國際學校練出來的「國際學校口音」吧,令我想起去年英國 Channel 4 電視劇《Indian Summers》第一季其中一場戲。
 
此劇是講 1930 年代仍屬英國統治的印度,那時甘地領導的反殖民獨立運動已席捲全國,但劇中一群英國派駐過來統治這塊龐大殖民地的高官依然像鴕鳥般把頭埋在地下夜夜笙歌,在他們「狗與印度人不准進入」的俱樂部社交行樂,其中一幕有一個才來了印度不久的美國女士,看到該地「上流社會」男女在他們自己的會所内起勁地跳舞時忍不住笑出來:他們跳的那種舞,在歐美早已過時不再流行,甚至連個中步法看來也有點差異,顯然這群長期生活在與西方社會隔絕的「山卡啦」地方的 expats,他們仍活在「時間停頓」保存下的生活方式,除了無法追上祖家潮流,他們早年帶過去的「西方文明」其實也逐漸在瓦解、變質、走樣,包括跳舞的步法。
 
電視劇 Indian Summers
 
現時資訊發達不用我多講,香港即使已算不上是國際大都會,這裡的國際學校也絕對不是孤島,但畢竟從網絡數碼移植過來,和在當地生活親身體驗、經歷、互動總有差別,一大班母語不是英語的人圈在一個封閉的環境,即使一切都是用英語解決,孰輕孰重很容易會失衡,很多時一些遣詞用字和發音不是過火就是不夠,正如我以前在美國接觸過的土生土長的華人,他們很多講話時那種口音比一般白人更美式,我看很大程度是基於他們的種族自卑感,潛意識要把自己的言行變得比白種人更美國化 …… 可能扯遠了。
 
而在香港「國際學校口音」更不只限於講英文,甚至曾經移植用來講廣東話,也算是一種身份象徵吧,始祖應該是陳百強,我記得例如他講「靴」字時,不是平常的 “her” 音,而是發音時把舌頭往喉嚨處捲,連詩雅講廣東話時有沒有運用這種「國際學校口音」我就沒加留意了。
 
                                                                 陳百強
 
至於將「國際學校口音」在本地徹底發揚光大,明珠台那個《Dolce Vita》節目眾主持人肯定要記一大功,有機會再專門講他們談吐的奇怪現象。
 
                                                                    明珠台 Dolce Vita 眾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