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商務中心憑弔花瓶秘書                                                                      2015 5                     立場新聞

 
 
 
已多年沒去外國了,上次是 2008 年去美國,主要是參與一個催眠課程,直至今年五月才再遠行,剛完成了一次歐洲旅程,是跟旅行團(因為去的地方較隔涉,我已沒精力自行安排車程船程 ……),發覺團友(包括香港、國內以及我自己在內)一旦抵達酒店的大堂,第一時間就查詢有沒有免費 Wi-Fi,跟住大家就各自低頭按手機,吃早餐也如是,現時小小一部智能手機確能把我們和我們選擇的世界無間斷連繫起來,忽然想起以前酒店的 Business Centre(商務中心)現今還有人用嗎?又或者,它們仍存在嗎?
 
 
曾幾何時,進出酒店商務中心往往被視為身份象徵,也是給酒店評星時的重要考慮因素,很多做生意的客人都拿它作臨時辦公室,我最初接觸酒店 Business Centre 的年代,它提供打字機、影印、傳真機,以及秘書服務等等,後來當然加上電腦,再稍後更幫客人的 PCnotebook 連線,商務中心確能為出門做生意的客人帶來方便,是不可缺的設施,若干年前,即使在國內二三線城市的三四星酒店,也必然附設一個設備不周全、裝修甩皮甩骨、通常是空無一人、連接待員都不見、照明蒼暗得有如闖入停屍間的「商務中心」。
 
 
時至今日,大部分酒店的房間已有電腦接駁服務,既然甚麼資料都已儲存在電腦內,隨時可傳發接收,還需要影印嗎?還需要 fax 嗎?商務中心是否早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即使酒店仍未關閉這個部門,其實也差不多等同 appendix,真的可有可無了。
 
至於「秘書服務」,我已脫離商業活動有一段日子,不清楚現時一般管理階層仍否聘用秘書職位。記得小時候中環上班一族,女性除了是接待員、電話接線生、「打字妹」,秘書是番書女、職業女性夢寐以求最 glamorous 的行業,特別是當上英資美資構機大班的秘書,每天打扮得靚靚的,除了替上司做文書工作,記低他的公私約會,所有的來電也先要過秘書這一關,另外斟茶遞煙自然少不免,有如做貼身侍婢,怪不得被人稱之為「花瓶」。
 
 
但如今大部份的商業機構都把成本效益放在首位,加上租金昂貴,「花瓶」就真是省得就省,以前中五畢業,不少名女校的預科,除了文、理,還有一年制的 “commercial” 課程,教授各類公函格式、打字、速記(現今年輕一輩還知道「速記」(shorthand) 是甚麼嗎?)、還有秘書的 ethis 及禮儀,為未來的女秘書大軍打好基礎。前幾年讀報,發覺原來最後一間提供 commercial course 的聖心嘉諾撒書院也停辦了這項課程,似乎秘書,和 Business centre 一樣,都式微了。
 
下次出門,如果記得,我一定會去酒店的 Business Centre 看看,就當憑弔一番吧。
 

 

 

 

相關參考:原文在立場新聞網站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