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位香港人的狂潮大報復 —— (鄧小宇部份)                                    1977 6                     號 外

 

 

 

                                                      號外電視特輯的原裝插圖

 
 
過去數月,很多人都把《狂潮》
當作生活的一部份,現在事過情遷 ……
 
 
如果我們用傳統那套批評標準 (不用問我那套標準是什麼,要問就去問姚教授*或問鐘景輝) 去衡量《狂潮》,《狂潮》一定不合格,但這無損《狂潮》在電視史上的重要性。
 
因為《狂潮》代表 TVB
 
《狂潮》是一部用盡了 TVB 旗下藝員,動用了多位編劇、導演、統籌、傾力製作出來的改良 Soap Opera,裡面有悲有喜、有打鬥、有調情、有寫實、有浪漫、有愛情、有警匪、有倫理、有鬥爭 …… 總之無論何種戲劇類型,《狂潮》都應有盡有。「作者論」式的批評是不適宜用於《狂潮》,看《狂潮》,你不可以說: 這是陳韻文的、這是甘國亮的、這是嚴浩的,或者這那麼糟糕,一定是吳小雲的。看《狂潮》,你只能說: 這是 TVB 的,正如《綠野仙蹤》是 MGM 的一樣。從《狂潮》,你可以看到 TVB 的製作方針、TVB 的組織能力、TVB 對電視的理解、TVB 對觀眾的看法。
 
 
所以將來的學者要研究 TVB 的黃金時期,看《狂潮》就夠了,它代表了整個電視台的態度。
 
當然,《狂潮》並不是 TVB 最優秀的貨色,但相信大家都同意,最具代表性的東西,通常都不是最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