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問題當真刻不容緩?                                                    2021年11月                           公教報

 


最近野豬傷人新聞,可能因受到廣泛報道,惹起公眾關注,漁護署處隨即宣佈實行新措施,會定期捕捉野豬並將其人道毁滅。

 

唉,人類文明與其他生物在地球共存一直是大問題,特別是隨着城市發展,野外空間(也即是動物生存空間)不斷遭侵蝕,牠們何去何從?我或許是個悲觀主義者,我真的想不到有什麼兩全其美的徹底解決方法,唯有只能不落井下石,不趕盡殺絕,或盡量做些小修小補 (例如幫牠們絕育,減少繁殖),見一步行一步,將動物存活時間空間延得多久得多久。


01.jpg


野豬傷人,根據漁護署的資料,每年大約有十宗,確不能當沒有問題,但起碼暫時尚未見此類個案有上升趨勢,其逼切性未至於要立即實施急進滅絕措施。

 

得悉已有不同的動物權益組織聯合發起簽署行動,我不知能收到幾多效用,誠心希望漁護署不要一刀切,兂設冷靜期,邀請民間團體和市民參與審視及研究各種建議,再釐定新措施,希望能找到較人道政策代替捕殺令。

 

不過更令我心噏是讀到有「熱心市民」急不及待,發現野豬出沒已立即撥熱線要求有關部門馬上執法,真是如此刻不容緩?


02.jpg


野豬,還有牛是素食動物,身軀較強壯,如果不是捕殺,牠們的「生活質素」相比流浪貓狗應該還可以,而流浪貓狗,有得你叫,牠們屬寵物,by基因,是「家畜」,基本上沒有獨立覓食能力,倚賴人類飼養,可以看成是「人類文明」一部份,一旦遭遺棄牠們沒具備重新適應無人照顧,在街頭存活的條件。近年確是多了熱心人士身體力行改善流浪貓狗問題,但幫到的始終杯水車薪,牠們一向是漁護署清除的頭號目標,牠們的確遠比野豬更容易捕獲,牠們的生命也就更脆弱了,有機會再談多年前我的漁護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