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出一本好書                                                                                     2014 5                       星島日報

 
 
 
 
今年有幸第三次被邀出任由香港電台及香港出版總會合辦的《香港書獎》評審,我覺得我個人最大的得益就是接觸到經由其他評審推薦,而我平時忽略了,或以為不合自己口味的好書,審閱時發覺原來有些比我推薦的更有水準。
 
 
從初選名單的幾百本書進入到決選的十八本,我也曾寫過具名氣的作者往往佔優勢,但出版社或提名人在初選階段的簡介也十分重要,相信每位評審均沒可能看過那幾百本候選書,所以如果簡介寫得吸引,或者再引述書中一些精句,自然更能吸引眾評審的注目,此外在初選時每個評審是要從文學與非文學兩大類各選八至十本書,當然假如是小說或詩集那就必屬文學,實用書就肯定是非文學了,但在灰色地帶的如雜文、回憶錄、報道文學、學術研究等等均可從文學或非文學類出線,有時出版商在提名時策略性地部署歸納在哪一類,對進入決賽可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在這方面,《香港舞台劇獎》更為明顯,將話劇循悲/正劇組別候選必然爭到頭崩額裂,但如改在喜/鬧組出線,相對會較少劇烈競爭,贏面自然大得多。
 
 
今年書獎最奇怪是初選提名那好幾百本書,我竟找不到何秀萍的散文《一個女人》和陳冠中的小說《裸命》,這兩本書在我看來都很有分量,雖然或許最終都沒能拿到書獎,甚至連決選都入不到,但怎可能沒有出現在初選名單!
 
 
我問過有關人士,答案是初選名單是由出版社和公眾人士提名,只要有人提名就入到初選名單,那即是說這兩本書的出版社是自動棄權了,陳冠中的《裸命》沒有內地版,但也不算是禁書,而且很多內地文化人都有在微博談論過,和《盛世》一樣,很多內地人士都有從香港帶上去,而且在網上也可以找到電子版,沒有被「下架」,出版商真的自我審查得那麼厲害?
 
陳冠中
 
最近我和張敏儀、小思等人吃飯,提到陳冠中這本新小說,她們都好像面有難色,當然大家都不肯承認不大接受書中的露骨性愛描寫,小思說她不介意之餘,又不知應如何推介給學生看。其實現時(或過去的其實都一樣)的大學生有甚麼未見過?而且《裸命》的性愛描寫是那麼直接和 Crude(小說的敘述人是一個知識水平有限的藏族青年,又怎會刻意調校到去較含蓄的描寫?),即使如是,我讀來卻不覺有淫穢成分,不像色情小說帶有挑逗讀者的目的,正如 Lars Von Trier 的最新電影《Nymphomaniac》,裏面有大量性愛和性器官展示場面,但導演並沒有將之美化或色情化,出來的效果就是那麼的 As a matter of fact,完全沒加渲染,只要看幾分鐘就很清楚它和那些AV片種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當然我可以想像假如《裸命》真的獲得書獎,對於這個鼓吹「閱讀風氣」的活動,也確實會帶來某些尷尬,正如多年前陳冠中推介不怎「正統」夾雜大量廣東話和英語的《穿 Kenzo 的女人》為他心目中的年度好書,亦令到當時主辦的香港電台有點慌亂。
 
 
書獎評審一職確令我接觸一些先前不為意的優秀作品,今年入圍的十八本書中,其中一本《六個字母的解法》讀下去就有驚為天人的欣喜,作者劉禾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人文講席教授,她讀到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俄籍的 Vladimir Nabokov 納博科夫(一八九九年至一九七七年)在他的自傳中提到一個他在一九一九年入讀劍橋大學時的好友,他隱其名而稱之為 Nesbit,這個 Nesbit 的身分引起了劉禾的興趣和好奇,她通過現存的資料去考證 Nesbit 的人物原型,本來是一篇學術論文的好材料,這類論文一經學術刊物發表,就成了學者在教授階梯更上一層樓的踏腳石,可惜這類文章很多時那些冗長沒完沒了的註腳和文獻目錄會變得喧賓奪主,甚至蓋過內容,對一般坊間讀者來說,確是相當枯燥的閱讀。
 
但今回劉禾這本書竟用了另一寫作形式去作她的考證,套用韓少功在書中的序的講法:「…… 因此全書看上去仍是文學研究,作者的驚人之處,是放棄論文體,換上散文體;淡化學科性,強化現場感;隱藏了大量概念與邏輯,釋放出情節懸念,人物形象、生活氛圍、物質細節 …… 一種偵探小說的戲仿體就這樣橫裏殺出 ……
 
 
對,劉禾正就是將一項學術研究化成推理小說形式,為了查出 Nesbit 的真身,她不但博覽典籍去尋找蜘絲馬跡,更周遊列國,包括劍橋作實地採訪,帶讀者走進了一九二年代劍橋的大學生活,那些穿黑袍黑巾的本科生,宿舍規條、禁忌林林總總,更逐一審閱與納博科夫同期疑似 Nesbit 的劍橋生,然後讀者才驚覺那時期在劍橋科學、文史哲人才輩出,簡直就是二十世紀學術文化界的名人錄,粒粒巨星,包括我們較為熟悉的李約瑟和徐志摩,而徐志摩原來根本就不是劍橋正式收錄的本科生,亦從未住過劍橋校內的宿舍,他筆下浪漫的康橋,也只不過是從一個局外人、旁觀者角度來看吧,而書中就有大量這類鮮為人知的知識界典故和小插曲,閱讀時趣味不絕。
 
不過最令我黯然是我一直以為劉禾是一個留學美國的香港女性,慶幸我們居然有一個如此見識廣博,又如此優雅的文人,後來翻查資料才知道原來這位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是國內人,真是有眼不識泰山。想不到當香港人對自由行諸多不滿時,原來我們其實在很多方面皆早已被遠遠拋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