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她的活》和《獨身生活》      20002          號外 

 

 

 

最近補追上季日劇《獨身生活》(99 年秋季﹐江角真紀子主演)﹐內容大約講女主角白天是一名銀行高級職員﹐晚上兼職做妓女﹐其中一幢布景就是那所高級妓院﹐赫然發覺牆壁上竟貼了一幅電影《生她的活》《Vivre Sa Vie的巨型海報 (尚盧高達六一年作品﹐安娜卡蓮娜主演﹐一般是譯做《她的一生》﹐要玩文字遊戲的我總覺得譯做《生她的活》更接近原意) ﹐內心不期然泛起了一陣激動。有一種「久違了」、「重遇故人」的感慨﹐與此同時亦有著好像在不應相遇的地方重逢那種尷尬。我的意思是 —— 在日劇 environment﹐見到高達 —— 六十年代新潮派的先驅﹐前衛的永遠象徵﹗再想起過去這些年來﹐自己兜兜轉轉﹐最終竟轉到去看日劇﹐怎可能沒有那種「無面目見江東父老」的羞愧和嘆息﹖ 

 

 

幻想空間

也許看日劇不至於是什麼見不得光的嗜好﹐但一想起它是一般 OL 的鼻祖精神食糧﹐而自己幾十歲人竟還去癲埋一份﹐總算不上怎樣的光采吧。其實看日劇只是我近期才染上的「陋習」﹐一年光景還不到﹐九九年四月份﹐那時我對日本流行文化突然重新產生興趣 (上一回﹐應該是五輪真弓的年代了)﹐經好友高潔蘭慫恿﹐又親自借出她的收藏﹐再由她推介﹐先看《悠長假期》﹐跟著《戀愛世紀》﹐《沙灘小子》…… 就有如水壩開了個缺口,一發不可收拾。跟著的半年﹐差不多全部的空餘時間都投資在看日劇上﹐過去十年香港找得到的 (即是有中文字幕的盜版 VCD)﹐都給我補看得七七八八﹐其中難睇的、失望的當然有﹐但我得承認﹐大部分時間我都樂在其中。 
 
我們一向都稱荷李活為夢的工場﹐其實又何止荷李活﹖無論電影電視﹐本地外國﹐不都是在替我們編織一個又一個夢﹖只不過我在這方面經驗多了﹐不再那麼容易「受騙」或被「催眠」﹐像本地的電視劇﹐我怎會對劇中那些朝早起身穿晨褸、煲咖啡﹐一邊鋸煙肉煎蛋﹐一邊看英文報的「醫生」、「律師」認同?我怎會當他們就是本地 yuppies﹗而西方的﹐可能因為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相差太大而令我們不可能全情投入那些夢;不過隔岸觀火﹐又怎比得上代入角色那種快感﹖而日劇正好填上這個空缺﹐一方面無論視覺上﹐生活習慣上﹐都和我們較近似﹐於是較易投入﹐另一方面﹐因為語言不通。反令我們多了很多幻想的空間﹐亦因而更易相信熒光幕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可能的、合理的﹐都是真的。 
 
  
Guilty Pleasure
不過最甜美的夢也有發完的一日﹐看日劇看到七月份有線電視與日本同步播映的《Perfect Love》已覺它(或自己?)疲態畢露﹐興緻亦跌至最低點﹐那條愛情主線堆砌牽強無謂到令人叫救命。女主角木村佳乃十分小女人的演繹叫人煩不勝煩﹐加上當時旺角的日劇熱賣點被海關掃到十室九空﹐滿以為從此就可以與日劇一刀兩斷﹐空出時間去看我買了多時的《Mrs. Brown》、《海上花》和愛慕杜華近作的影碟﹐殊不知冬季日劇一出﹐那些旺角銷售點又同時死灰復燃﹐雖然已不似以往般明目張膽﹐轉移作地下式經營﹐每次交收都是即興﹐地點和形式次次不同﹐我試過在旺角某些大廈的走火梯﹐或在美食廣場某些角落打暗號收貨﹐這種偷偷摸摸﹐見不得光的文易所帶來的犯罪感。對長期處於溫室的我來說﹐實在是替我日常生活中增添不少刺激﹐於是就不厭其煩﹐每個星期逐集逐集去買﹐一集一集去追。以前《號外》講過的 guilty pleasure﹐大概就是這樣。而冬季的日劇﹐又奇蹟地回復水準﹐幾個重要劇集如《冰之世界》、《危險關係》、《OUT》、《美人》都是走懸疑路線﹐不再一味講愛情﹐雖然《冰之世界》﹐像以前的《沉睡森林》一樣﹐曲折就夠曲折了﹐但結局出人意表得來其實牽強到極﹐不過《冰之世界》拍得很有風格﹐無論視覺上﹐配樂上都洋溢著極濃厚的歐陸情調﹐整個劇簡直不像發生在日本﹐而是發在地中海﹗《OUT》講主婦犯罪﹐亦甚富趣味性﹐和《危險關係》同樣都充滿著 irony 和機智﹐甚至黑色幽默﹐結果﹐經淘汰後剩下三部我最滿意的冬季劇是 ——《冰之世界》、《危險關係》及《OUT》。至於剛接力的春季劇﹐卡士好強勁﹐有中山美穗、金城武、木村拓哉、江口洋介、松隆子、紀香姐姐、高橋克典 …… 看來我仍是日劇緣未了。
 
 
一點致敬
再返回《獨身生活》。為什麼會貼上一張高達作品的海報﹖雖然《生她的活》和《獨身生活》都是講 accidental 妓女,但日本那些編導假如對高達﹐對法國新潮派沒有認識﹐沒有感情﹐沒有認同。又怎會搬出幾十年前 (老天﹐想不到已是幾十年前了﹗) 這套電影的海報出來﹐我想這些日劇的編導年紀不會很大吧﹐應該趕不上在六十年代第一時間看《生她的活》﹐一定是過去幾十年﹐它不斷不時重映﹐不斷在 Art House 小圈子流傳的時候看的﹐亦一定是被它影響過﹐即使《獨身生活》只是一齣要爭取收視的電視通俗劇﹐裡面加插了大量商業元素﹐煽情鋪排﹐以及對女主角的行為作出很多幼稚膚淺的心理闡釋﹐是絕不能與《生她的活》相比。但不濟事﹐或老沒有機會一展抱負的徒子徒孫也有尊重老師、前輩的權利﹐於是在商業社會的伽鎖下﹐偶已在不為人留意的角落﹐作出一點致敬﹐總是叫人感動﹐所以即使我對這些編導毫不認識﹐但因為一張海報﹐自然就湧起一份親切感﹐而看日劇也就沒有那麼內疚了。 
 
當然從另一面看﹐一切都可能是我反應過敏﹐只想抓住任何機會去 justify 和安慰自己﹐歸根到底《Vivre Sa Vie》的海報也只是一張海報﹐像劉嘉玲﹐她的英文名不是叫做 Karina 嗎﹖這個 Karina Lau Anna Karina 又有何相干﹐或相近呢﹖
 
相關參考﹕ Vivre Sa Vie Trailer (Jean-Luc Godard,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