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deshead Revisited 故園風雨後 —— 普洛        1982 10          號 外
 
 
 
連續幾個星期﹐《Brideshead Revisited》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七月的《號外》裡﹐杜子俊搶先向我們預告了《Brideshead Revisited》的興奮。很感激他提醒了我們去注意《故園風雨後》。
 
上月十三日第一集公映的晚上﹐鄧小宇家的電話響過不停﹐我真的懷疑鄧小宇可有時候去仔細欣賞螢光幕上的映象。
 
 
《投奔怒海》的編劇戴安平竟也扭開了電視。據說身為大電影的編劇﹐戴安平卻絕少看本地片﹐以免污染了自己的感覺﹐這也是一種「方法」(另一種方法是看盡所有本地片)。照推想﹐戴安平更不會去看本地電視。不過﹐這個 Evelyn Waugh 小說改編的英國片集﹐則是一種滋養﹐不是污染。
 
陳冠中期期在《號外》寫 retropost-modernneo-classicism﹐大概不會錯過任何一集吧。
 
《電影雙週刊》那邊﹐陳耀成一貫敏銳地搶先論《故園風雨後》﹐李焯桃也一貫開放地將該文放在最前。陳耀成文裡提出一點﹐原來宋淇很久以前曾將《Brideshead Revisited》譯作「仁興嶺重臨記」﹐久違了宋淇。打從五四開始﹐中國許多文人﹐對西方當代生活及形態頗有心得﹐這句話包括胡適、錢鐘書、林語堂、張愛玲 …… 宋淇亦可算是這傳統。今天﹐《號外》及《電影雙週刋》部份作者皆顯露了同樣的傾向。可惜﹐幾十年來﹐這一種「洋名士派」始終不能成為主流﹐真可惜。
 
 
不過﹐這幾個星期﹐洋派名士皆在看《故園風雨後》。It is nice to know you are not alone
 
 
=================================================================
 
 
 
附錄: Brideshead Revisited 的教訓 —— 杜子俊         1982 7          
 
要做一個 trendy 並不容易。
 
例如說﹐陳冠中和鄧小宇在五月份的文章確立了 Les Boys* 的流行形像之後﹐這個月的情報就告訴我們﹐他們 remain trendy 的日子將會有限。
 
你以為 EuropeWestwood style﹐清潔,casual look 會成為古典嗎﹖你以為一些 name dropping﹐一點藝術﹐加上外表時裝﹐就是 elegance 嗎﹖
 
 
對不起 Les Boys﹐《Brideshead Revisited》的流行現象現在告訴我們﹐being trendy 原來是永恆之事﹐是貴族階級之事﹐只有 being aristocratic 才可以永恆的古典﹐永恆的 elegantbeing preppy﹐只不過是 periphery
 
勢利嗎﹖You bet and unashamedly so。因為《Brideshead Revisited》根本上就是個勢利的故事。
 
它的原作者是 Evelyn Waugh﹐他未去世之前﹐就給朋友說﹕我這本書寫的是個美麗的故事﹐裡面是極富有、極美麗、高尚的人﹐他們住的地方是皇宮﹐他們有的只是自己製造出來的煩惱﹐主要是自己心魔裡面的性﹐美酒和宗教。
 
所以﹐英國的 Granada 電視公司共投資了一千五百多萬美元改編攝製 Waugh 的小說成為中篇電視劇集﹐全劇共分十一集播映﹐共達十二多小時﹐演員包括《法國中尉的女人》的 Jeremy Irons﹐羅蘭士奧利花和嘉麗荏琳 (Claire Bloom)。從第一集開始﹐主人翁的藝術家 Charles Ryder 1944 年在英國從了軍﹐與部下重訪貴族家庭﹐The Marchmains Brideshead 堡壘時開始回憶它那種貴族品味﹐aesthetics way of life 就從未停過向你侵襲。
 
 
先是牛津大學的地方﹐straw boaterswhite flannels 與歡笑的世界﹐樹蔭下香檳與草莓的野餐﹐飛揚的大學袍與單車﹐然後是 eccentric 的貴族子弟 Sebastian 的出現﹐傲氣﹐自覺﹐常常隨身帶著他的 Teddy Bear  (名叫 Aloysius)
 
 
跟著是 Ryder Sebastian 的戀愛﹐decadentsentimental﹐威尼斯﹐名畫﹐art deco﹐城河﹐然後是返回堡壘﹐Brideshead 的完美世界﹐圖書館﹐莊嚴﹐文化﹐教堂﹐美食﹐接著是 exotic 的摩洛哥﹐同性戀﹐美女﹐貴婦﹐and it goes onPace 是貴族的 leisurely restfulness
 
劇集自去年在英國播映後﹐儘管倫敦的《Financial Times》埋怨說﹐Sebastian 的面上太多 glycerin﹔在美國的 PBS 電視台首映後﹐《Village Voice》也在叫它做 Brideshead Unlimited  (長篇累贅)﹐它到底竟成為了去年電視界的一件大事﹐而且還逐漸從 cult﹐變或了流行現象。
 
朋友從紐約回來﹐對我們說﹕Studio 54 最近頻頻舉辦 Brideshead 之夜﹐Bloomingdale's 的時裝﹐也有 Brideshead Collection line﹐還有那些 Brideshead Parties —— 香檳﹐strawberriesthey were the rage。當然﹐派對的陳設是 art deco
 
在英國﹐牛津的人﹐特別是男孩子﹐在厭倦了 Brideshead Parties 之後﹐也開始隨身帶著 Teddy Bear 四處走。
 
 
美國的玩具商人在說﹐不到一個月﹐Teddy Bea 的熱潮就要席捲全國﹐他們說﹕你以為西岸的香味呼拉圈熱潮會捲土重來嗎﹖No way。畢竟﹐呼拉圈的「新」橋只不過是在圈內灌了薄荷香味粉﹐在扭動呼拉圈時﹐經過小孔﹐粉便可散出香味﹐它的 appeal working class gimmick﹐而 Teddy Bear nostalgicluxepleasingsentimentalintelligent 的感情組合。
 
 
但即使你可以知道捧著小狗熊四處跑是很 in fad 又怎樣﹖還記得 F. Scott Fitzgerald 的小說《The Great Gatsby》嗎﹖那大概是個最為人忽略的教訓 —— so what if you can get it there﹐畢竟﹐being there 並不等於貴族的永恆。
 
老實說﹐我要放棄做 trendy 了﹐我寧可在今夏閱讀 Waugh 的原著﹐or﹐還是 Ryder 在電視片集開始時說的對﹕Here, at the age of thirty-nine, I began to feel old
 
                                                     2008 電影版

 

※ 請點擊此處閱讀《傲慢與偏見》欄目內《Rules of the Game —— 怎樣才可以稱為 Les Boys》一文。

 

請點擊此處閱讀《其他作者系列》欄目內《Brideshead Revisited — 張敏儀》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