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elight》中的 Buster Keaton                                                    2016 7                 號  

 
 
 
在家休養時,從芸芸數不清未看甚至未拆盒的 DVD 影碟中找出差利卓別靈接近晚期 (1952) 的《舞台春秋》(LIMELIGHT)來看也算是緣份吧,在差不多完場時在螢幕赫然見到默片時期曾和卓別靈一時瑜亮的 BUSTER KEATON 出現,那一刻我忍不住熱淚盈眶。
 
《舞台春秋》Buster Keaton (左) ,Charles Chaplin (右)
 
電影多少有些夫子自道,中國人愛親暱稱他為「差利」的這位電影殿堂級喜劇大師在片中演一個曾經在 VAUDEVILLE(歌舞雜耍行當)紅極一時的諧星,但已英年不再,事業滑下坡被觀眾捨棄,即使有時好彩有工開,也搏不到台下的笑聲,甚至要面對觀眾席一排排空座位。在他最潦倒的日子又忽然有如天賜,難得再有一個機會登台表演,而這場高潮戲和他同台演出的拍檔,卓別靈找來當年說是他「勁敵」完全當之無愧,名氣絕不遜於他的基頓助陣。
 
《舞台春秋》Charles Chaplin 演無人問津的老藝人
 
有「冷面笑匠」稱號的基頓在默片時期,他的喜劇風格恰好與差利互作補替,差利的搞笑總是帶出小物的傷感和溫情,而基頓的電影則是畫面與動作無瑕配合達至的優美和驚喜,著名影評人 ANDREW SARRIS 在他那本早已成經典的導演專論《THE AMERICAN CINEMA》(1968)將卓別靈和基頓都列入他評價最高,稱為 PANTHEON 的十四位導演當中,並用了很多十分精準的比喻來形容兩者風格之差異,例如他提到基頓和差利,一是貴族,一是浪人,感情一是內斂,一是外放⋯⋯他又說 KEATON POISE,差利是 POETRYPOETRY 不用多解釋,但 POISE 呢?除了解平衡、鎮靜,它的含義還隱藏一種泰然自若的美妙姿勢;基頓用他那張喜怒鮮形於色的臉對向變幻莫測的大千世界,由衷相信純用自己的身體動作,無畏地從容地去一一應付,箇中包含的那股 INNOCENCE NAIVITE 直叫人心疼。
 
默片時期的基頓 (左) 和差利 (右)
 
在他高峰期的幾部經典作品像《SHERLOCK JR.》、《THE NAVIGATOR》、《THE GENERAL》等就把 PHYSICAL COMEDY 帶到最高境界,論者稱卓別靈的電影是 THEATRICAL CINEMA,而基頓的卻是 PURE CINEMA,奧遜威爾斯更是直接了當稱《THE GENERAL》是“THE GREATEST COMEDY EVER MADETHE GREATEST CIVIL WAR FILM EVER MADEAND PERHAPS THE GREATEST FILM EVER MADE”
 
                                          《將軍號》其中一幕,把動作提升到詩的意境 
 
隨著默片時代的結束,即使之後那幾十年基頓一直有拍片,但已淪為不為人留意的配角,就像《舞台春秋》裏的老邁小丑一樣,他的黃金時期已過,曾經一度的頂尖喜劇巨星早被新世代的觀眾繞過了。1950 年首映的《紅摟金粉》(SUNSET BOULEVARD),女主角正就是一名過氣默片明星,其中一場戲導演 BILLY WILDER 刻意找來基頓和另外兩位默片時期明星客串,四人共坐一桌玩撲克,除了黑色幽默,不免有唏噓與蒼涼的感嘆。
 
                                                          在《紅樓金粉》客串打橋牌一幕
 
而這份唏噓在《舞台春秋》,當兩個過氣諧星再次共用一個星級化妝間準備出場時,感受就更深刻了。
 
在這部卓別靈由頭帶到尾的電影,基頓只有兩場戲 ── 在化妝間約一分鐘,以及上台與差利合演的那節滑稽戲,且看卓別靈如何處理這位多年前的事業競爭對手?細想其實是有點進退維谷的尷尬:太過俾足面去褒揚、鳴謝,反而顯得假情假義,無私顯見私,結果在演員表上,基頓沒有特殊待遇,他的名字只不過和其他的配角並排,而兩人同台的戲份也是以卓別靈為主,他為副。然而基頓保持他的大將風範,不亢不卑從旁配合在舞台中央的卓別靈,絕不故意搶戲,做好自己本份自有其尊嚴,但短短這段戲又充份發揮出他的喜劇風格,還有他在舞台上鏡頭前的氣度和陣勢,即使過時卻依然發光、惹笑。看到兩位神級大師同台演出,不是比拼,而是難得一次不可再的惺惺相惜完美融合,心情怎可能不激動。
 
兩大笑匠同台演出
 
目睹基頓從早年默片時期那張不能說是英俊,但絕對是有如藝術品美麗的面孔變成一個老頭,是傷感的,對一般不知基頓是誰的觀眾看到他出場,相信不會有異樣感覺,只當他不是過是另一個跑龍套的小角色吧。但如果對他有認識,知道他曾經是一個光芒萬丈的喜劇名演員,感恩他對電影這個媒介作為藝術形式有多大的貢獻,就無法不感到一份深沉的歷史感,他驚鴻一瞥的出現,也無法不使人潸然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