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拍電影卻無工開的 Orson Welles                                                       2015 6                     立場新聞

 
 
 
在飛機上看著紀念奧遜威爾斯誕生 100 周年的紀錄片《Magician: The Astonishing Life and Work of Orson Welles》心情感到無比的惆悵,特別是看到 1985 年他心臟病逝世那天下午還在電視台錄影清談節目,翌晨被傭人發現伏案在書桌上倒斃,原來在生命最後一刻他還在寫劇本,當時他已年過七十,仍沒放棄籌拍電影。
 
 
從這部紀錄片看到,Orson Welles 後半生沒戲拍時,除了在別的導演的電影中當演員,不少時間都是上電視亮相各大小清談節目,以他的名氣聲望,其魅力非凡的 charisma,無論外型上學養上皆 larger-than-life persona,幽默風趣、見聞廣博的談吐,確是每個有份量的清談節目主持夢寐以求的嘉賓,而 Orson Welles 亦深諳「名人」遊戲的規則,每次出場都履行嘉賓的職責,配合媒體和觀眾對他的期望,單從他叫人難分真假的閱歷當中隨便抽幾宗小事故加鹽加醋或賣個關子,就已交到貨綽綽有餘。
 
1985 年臨終前最後一個電視清談節目
 
像他這樣的名人/藝術家,亦是不少附庸風雅的權貴樂於結交的寵兒,只要他答應,邀請上私人飛機、坐意大利遊艇去宴會或某小島度假的社交名人必然絡繹不絕,換句話說,Orson Welles 絕對可以靠食老本就不愁美酒佳餚 party 他的餘生,而真實也確是如此,但在 party 的同時,他從來沒有放棄籌拍電影,即使在 1958 年他拍完最後一部荷里活資本的《Touch of Evil》之後,依然沒有停下,繼續拍獨立小製作,停下時就是經費不足,又要到處想辦法再籌錢了,除了《Citizen Kane》之外,他另一部最出色的作品,取材自多個莎士比亞劇本的《Chimes at Midnight》就是在六十年代沒有大公司支持時期拍成的,據聞他曾講過如果要帶一部自己的作品去申請上天堂,他會揀《Chimes of Midnight》。所以說Orson Welles上電視絕對不是為出風頭,他確沒必要出這些 beneath him 的風頭,也不只是為五斗米折腰,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要保住知名度,若知名度遞減又怎有和 the Rich and Famous 打交道的入場門檻,又怎能找機會籌到多少足夠繼續開工的資金呢?
 
《Chimes at Midnight》兼任導演/主角
 
無論同業、影評人或研究電影的學者都一致公認 Orson Welles 是不可多得的電影奇才,每次看他首部作品《Citizen Kane》都無法不驚嘆一個對拍電影全無經驗的廿五歲青年怎可能有如變魔術般把電影技巧運用得如此鬼斧神工,開創出如此多姿多采沒先例可援的電影文法,他確是一個與生俱來的電影人,可惜完整的作品不多,而且大部份不是給電影公司不留情面刪改、剪輯、補拍,就是因資金問題遭擱置。創作生涯坎苛卻無損世人對他的評價,找不到投資者肯幫他融資拍片,獎項卻一個接連一個,包括奧斯卡和 AFI (America Film Institute) 頒的終身成就獎,他更是後者設這獎項的首個得獎者,但對一個熱愛拍電影卻沒機會開工的導演來說,獲這些獎實在是最挖苦的諷刺,相信不論再頒多幾多個大獎都無補內心的遺憾。
 
 
最近讀到他其中一部接近完成的作品一一在七十年代拍的《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最近被有心人按照掌握到的各種文獻(包括 Orson Welles 本人的筆記)復刻,並打算趕在今年他的百歲冥壽推出,但願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