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這書名嗎?                             2014 1             主埸新聞

 
 
 
 
有機會讀到何式凝的自傳《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實在是一次意外的豐收。
 
 
和何式凝只是 2012 年在號外一個探討 Queer Culture 的座談會有一面之緣,孤陋寡聞的我在那次才知道她是港大副教授,對男同性戀做過不少學術研究工作,亦曾在電台多個節目擔任主持,怪不得當天她能深入淺出,把議題講得那麼吸引動聽。
 
沒想到隔了一年多忽然收到她寄來的書,應該是除了論文外她第一部文字作品吧,書名根據作者說是引自她自己演繹她劇場作品最後一句對白,除了擲地有聲,有著一份坦率的可愛,那個「係」字更表明它的本土性,記錄一個在五十年代嬰兒潮出生的典型香港女兒的非典型人生。我最欣賞何式凝這本書是她沒有刻意去包裝她那有著頗多遺憾的人生,而是用最簡潔的文字把自己的經歷感受、愛情、還有性慾,不保留,let it all out 的寫出來,郭啟華用脫衣舞」去形容我覺得是最恰當不過,亦同時正是「脫衣舞」更能讓讀者直達她的心靈深處,不似某些其他作者轉彎抹角,欲言又止的矯情和自我保護。
 
像我讀她描寫她童年和她家人那一章,很多處都忍不住流淚,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儘管不同,但父母兄弟姊妹之間的親情總能身同感受,特別是對自己的至親各有缺失的無奈、痛心和失望,而這些缺失甚至曾深深傷害過我們的身心,如何學曉去體恤、諒解、包容、易地而處至最終解開自己的心結,何式凝寫得絲絲入扣,是近年最令我動容的文字。
 
而她寫她和一名已婚男士至今已維繫了十多年關係的那一章,又看到何式凝那種沒有計算,沒有保留的坦白,真的想像不到一個大學女教授有勇氣直言她在Hong Kong Magazine徵友欄結識異性,約出來在酒店的咖啡室見面,而下一步,酒店樓上的房間似乎已準備就緒!她和她這位男友定期但又不經常的相聚可以看到何式凝完全不拘於傳統男女關係模式,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我已覺得十分難得,更佩服她不只當時做和還有現在寫這份勇氣。
 
 
她能如此釋放自己,相信可能是她少女時戀上一個同性戀者,繼而糾纏了二十年所換來的教訓。這段關係實在是匪夷所思,所以她亦聰明地用這一章為全書打頭陣,看到她描述她在這段死胡同的關係作馬拉松式的掙扎、搏鬥,真是有驚濤駭浪的感覺,情節比看虛構小說更曲折離奇,當然我是一面看一面替她不值,不明白她為何那麼蠢,那麼盲目。作為一個同性戀者,或許我的自我形象太低了吧,我真的不覺得同性戀者在性方面有何吸引之處,我們是逼於無奈只能在圈中作困獸鬥,但對一個女人來說,窗外一片天,她不是有無數其他的選擇嗎?
 
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完全不知道書中人物長相如何,只不過我對書中那個她愛到要生要死的男同性戀者全無幻想,但她寫到她在徵友欄認識的 Louis 時,就不期然又羨慕又妒忌,這又是不是另一類的同性相拒」呢?
 
扯遠了,其實我怎樣推介也比不上如果你喜歡這書名,就找它來看那麼簡單直接,還要考慮什麼?而這本書給我帶來的種種啟發,其中正好包括了「還要考慮什麼」。
 
 
 
※ 請點擊此處閱讀《創想沙龍實驗系列 酷兒文化》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