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Preppies      198111 

 

 
「如果我能夠遲生三五年﹐現在才廿二三歲就好了。」 
張叔平曾經這樣和我說。 
 
當時我環顧他被那件草綠色 Lacoste T 恤緊緊包住﹐略嫌豐滿的腰部﹐然後又看看自己比他還要差勁的身材﹐我完全明白他的心境﹐我可以肯定﹐假如他真的能遲生幾年的話﹐他連那個什麼金馬獎也可以放棄。 
 
今年暑假﹐我弟弟坐學生包機回港﹐他說機倉內全是「動物」的天下﹕鱷魚、馬仔滿場飛﹐每人都不約而同穿上了 Lacoste Ralph Lauren Polo。以前我們坐學生包機的時代﹐只是穿看件又破又爛的 Levi’s﹐一件寫看「Have A Nice Day」或Smile」的 T 恤﹐新潮的或許會穿上一對印度涼鞋﹐背著一個舊帆布袋﹐現在他們已換上了 top-siders Adidas 袋。 
 
 
世界的確是變了很多。 
 
但我覺得是變得愈來愈好。 
 
現在細路的打扮﹐比起先幾年﹐或者我們那個嬉皮士年代﹐都來得較保守和斯文﹐多了點成年人的 sophistication 
 
例如他們的髮型﹐普遍來說就修飾得很整齊、簡潔﹐男孩子不再是任由那些又硬又直的頭髮雜亂無章地留長﹐也很少留油脂期間那些古怪幾何角度的短髮﹐女孩子亦放棄了阿高高年代的髮長及腰﹐或者稍後期半直半曲的珍芳達裝﹐以及凌亂的「花拉」裝。 
 
我們應該怎樣去描述現時「小朋友」們的髮型﹖ 
 
如果你仔細去想這個間題﹐就會發覺找適當的形容詞是多麼困難﹐或者現時他們的髮型根本就缺乏一種特出的風格﹐令人無法發掘出那獨特性。 
 
Nondescript is the word 
 
大約在五年前﹐在尖沙嘴的街道上﹐有時甚至蔓延到銅鑼灣、油麻地、旺角 …… 我們開始會碰到三五成群的女孩子﹐年紀約莫十六七歲﹐電了款式一模一樣、染成金黃色的頭髮﹐穿上同樣的高屐﹐及以劃一的服裝 —— 寬身白恤衫、窄身藍牛仔褲﹐肆無忌憚地隨街游蕩。 
 
在當年﹐這些女孩子的扮相實在是非常矚目﹐從她們的身上﹐我們隱約可以感到一股暗流、一份新興勢力正在滋長。 
 
她們是油脂、是 punk 的前奏。 
 
                                                                   攝影: 辜滄石
 
正式的「油脂」熱潮﹐應該是在一九七八年﹐電影《週末狂熱》在香港上映前後一段日子正式誕生。其實所謂「油脂仔」即是外國 punk 的本地化和「軟化」﹐《號外》曾經稱他們為 Soft Punk﹐實在很貼切。 
 
油脂的特色是直而短的頭髮 (見耳朵)、細領、窄呔、雞翼袖、打褶窄腳褲、.不調和的配色﹐以及平底通花軟膠涼鞋﹐和之前流行的大領窄身恤衫bell bottom polyester 褲、高跟皮鞋﹐恰成強烈對比。 
 
基本上﹐油脂的成員﹐大都是來自中下階層﹐他們衣服的款式、用料、配搭﹐都是很 raw、很廉價、完全不值錢的,在九龍城、赤柱的雜價攤、出口退貨檔花上一兩小時﹐就可以弄出個油脂 co-ordination 
 
當時﹐領導潮流的、招積的、寸的﹐就是這群新區無產青少年﹐曾經有一段時間﹐他們差不多令到中環那些仍然穿關刀領西裝的有型士的品味一度失去了標準﹐陷於無政府狀態。 
 
油脂的時裝是心思多於物質。買回來的衣服太闊﹐不稱身﹖沒關係﹐只要用個扣針扣住或者用個曬衫夾夾住﹐就顯得更有型、更有特色。 
 
環境寬裕的中產階級青年﹐也要被牽看鼻子走﹐將街頭巷尾的油脂風味﹐稍作更改﹐注入一些用錢買得到的 expensive touch﹐便弄出些 disco look﹐在公餘社交的時候穿上﹐便稱之為追上潮流。 
 
在油脂的全盛時期﹐我曾經奇怪﹐為什麼所有的女孩子都穿上褲﹖那些穿裙的呢﹖還有﹐那些 DBS.喇沙的男孩子呢﹖他們不會作油脂打扮吧﹖但他們都躲到哪兒去﹖ 
 
油脂到了八零年代已經銷聲匿跡﹐除了偶然在些 disco 見到幾個後知後覺的小朋友仍然作此打扮之外﹐油脂可以說已完全屬於歷史﹐一個逝去了的潮流。 
 
代替油脂的是什麼﹖ 
 
 
 
一九七七年底﹐《號外》有一個圖文特輯﹐叫做「小孩子都會長大」﹐主要是介紹些在各種媒介中我們認為會是「接班人」的後起之秀﹐其中「社交」一項﹐我們選出了陳百強。那期照片中的是他黝黑的皮膚﹐穿看黑底白字 T 恤、白色運動短褲﹐手中拿看一個網球拍﹐很神氣地站在鏡頭前﹐當時也許我們都沒有去留意他的打扮有何特別之處。 
 
的確﹐他的打扮並沒有什麼特別﹐我相信他只是隨便找些他認為是好看、適合他穿的衣服來拍照。但在他的不自覺中﹐他為幾年後的小孩子奠下了一個簇新的形象 —— the Rich Kid Look 
 
不再是窄呔以及形狀古怪的長褲﹐也許真的是由那群暑假回港度假的留學生帶來的靈感﹐近一兩年來﹐小朋友們都換上了有領的短袖 T 恤、preppie 皮帶、chino 褲和某一種 version Topsider 鞋﹐看起來是斯文、有教養﹐和油脂的流氓氣息截然不同。 
 
 
感謝那些 T LacostePolo﹐甚至其他﹐設計得簡單、耐看﹐顏色又調得舒服﹐穿上身使整個人都變得自然、大方、健康、清爽、活潑、有朝氣﹐一洗以往油脂的頹廢氣息。 
 
忽然﹐整個世界好像沒有了 pollution 
 
而且 T 恤還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就是很富有「有錢仔」的味道﹐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的樣子不過不失﹐不是生得太鬼鼠、太賤的話﹐一穿上 T 恤﹐神氣地行在街上﹐甚至不須要拿著網球拍﹐都會給人一種剛從 clubs 行出來的感覺。我指的是鄉村俱樂部、九龍塘會、KCCMariners Club那些 clubs﹐信不信﹖ 
 
 
無論什麼都好﹐請不要因為 rich kid那個 rich 字﹐就對這個形象起反感﹐你有自由說 —— rich kid? So what! 但你仍得要承認﹐有錢人亦有其優點﹐有其值得借鏡、學習之處﹐如果能將他們的優點散播出去﹐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還有一點﹐是張叔平提出來的﹐就是現時青少年的身體﹐比起我們一輩﹐的確是健康了很多。 
 
記得我們以前讀中學的時候﹐大部分的同學都讀到皮黃骨瘦﹐每人都戴上一副近視眼鏡﹐哪裏有現在的小朋友那麼注重身體﹐講求健美、大隻﹖ 
 
如今﹐我們又要跟著他們﹐穿起 Lacoste 來。 
 
張叔平他由衷地說﹕「去 Nautilus  Gym﹐我不奢求練到好大隻﹐只要撐得起那件 Polo﹐好好睇睇﹐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我完全明白他的心境。 
 
這個小小心願﹐應該不會太難實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