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manoffs》壓軸的最後兩集                                                      201812                 立場新聞

 

 
剛播完不久的八集單元美劇《The Romanoffs》從最初的熱切期待變到雨點小,確是有點失望兼失落,不過連今次這篇已寫了三篇有關此劇的感想,仍樂此不疲寫下去大概是對它的創作人 Matthew Weiner前作《Mad Men》的情意結,它的 impact,帶來的衝擊至今仍揮之不去,相比之下《The Romanoffs》有點恨鐵不成鋼了。
 
 
是的,失望,主要是拿它與《Mad Men》比,無論廣度、深度都遠不及後者,但獨立來看,其實還是很有水準,絕對是上得大檯,一點都不失禮的「高檔」劇,特別最後兩集,總算不負 Matthew Weiner 這金漆招牌。
 
它最後一單元《The One That Holds Everything》很有曾經盛行一時的文學體裁——短篇小說的格局,又帶點希治閣的懸疑和 Agatha Christie出人意表的結局,and with a modern twist
 
劇情講一個編劇家坐上一列從歐洲駛往英國的列車,在他隣座是個年紀屆於中老年之間的婦人,她懶得理對方想不想聽,一味滔滔不絕單向聊天,慢慢話題扯到去她一位名 Simon 的英國朋友……此劇倒敍的結構頗為奇特,像婆婆向編劇倒敍 Simon的故事,到 Simon 向一個 support group 倒敍他在香港工作時戀上一個亞裔男同事,然後到這個男同事向他的未婚妻倒敍 Simon 童年時經歷的創傷⋯⋯倒敍中有倒敍,讀到一則評論說此單元像剝開一個裏面又有一個的俄羅斯娃娃,正好符合劇名的地域,但故事中的故事最後又去到哪?可否銜接成一圈?結局又如何出人意表(起碼對我來說)?還是不劇透了。
 
來到香港拍外景
 
此單元的前一集《End of the Line》是我個人偏愛,開場見到一對美國籍夫婦帶著塞滿物資和現鈔的行李抵達一個荷槍實彈,環境看似是「鐵幕國家」的機場,從護照蓋印知道時維 2008 年,原來他們是去俄羅斯一個接近中韓邊境的小城,準備完成領養手續,帶嬰孩回國,此劇至有趣的地方是充斥一連串似曾相識,令我會心微笑的場景。
 
 
我都見識過「鐵幕國家」,青少年時返大陸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像劇中兩個主角入住的酒店浴室水喉流出污水,大堂既有衣著性感的妓女出入,同時又有持槍軍人鎮守,整個城市氣氛肅殺,這些地方永遠有一套外人無法明瞭理解的秩序和潛規則,所以總是無從知道自己平時慣常的反應及處事方式在當地是否恰當,也摸不著頭腦周遭的人為何忽然好像很友善,忽然又板起面孔,在鐵幕國家外人確是無法預測到下一步會出現怎樣的情況,會有什麼事件發生,,令人無時無刻就算不至於提心吊膽,也會精神緊張,此單元在這方面的刻劃真是十分到肉、傳神。
 
 
一對夫婦滿腔熱誠千里迢迢來領養孩子,還要帶大量物資到處送禮、「疏通」,結果送到他們懷中的和先前在網上視頻見到的竟不一樣,他們不接受這個經掉包、看似有嚴重隱疾的嬰孩,決定放棄領養,後頭好戲是孤兒院幾個負責人咕嚕一番之後,竟抱出另一個嬰孩給這對夫婦選擇,這種富「鐵幕國家」特色,乜都敢死的「靈活性」我以前也領教過不少,亦正正是看《End of the Line》最大的樂趣。
 
 
 相關參考:
 - YouTube上的預告片(YouTube)
 - 在優酷上的預告片(優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