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線劇社《沙膽大娘》的震憾與遺憾                                 2015 年  12             立場新聞

 
 
 
看第四線劇社三十周年演出布萊希特的經典《沙膽大娘和她的兒女》,開場時二十多位演員全體站立近距離面向觀眾席,除了氣勢澟然,更有一種令人動容的感染力;而那時戲仍未開演啊!這二十多位演員來自戲劇界五湖四海,當中除了年輕的新進的,更有很多職業及業餘的資深話劇人,他們參與今次的演出我相信絕對不計報酬,純粹是出於對戲劇的理念和熱忱,所以他們站在台上自然就散發出激動人心的集體能量,確是一次難得一遇的觀劇經驗。
 
 
我在 1997 年曾看過第四線劇社排演的另一版本《沙膽大娘 vs. 沙膽大娘》,同樣是謝月美主演,以一個小劇社排演《沙膽大娘》遇到的種種困難作框架,當中再加插正劇一些關鍵片段,規模比今次的演出小,我當時曾在報章寫過:…… 布萊希特的主要劇目,其中以《沙膽大娘》至為沉重,至具悲劇性,把戰爭如何做人性扭曲,以及人如何在最艱難的環境下偷生,有至深刻及震撼的描寫 ……
 
 
今次看接近三小時的全劇,確是沉重,背景是歐洲在十七世紀一場長達三十年的宗教戰爭,女主角和她三個子女為求在存活,冒生命危險拖著破爛的篷車,闖入戰場做買賣,賺取不知會否還有明天的士兵的錢,三個子女先後在不同的情況下喪命,最終剩下大娘一人仍得繼續走下去,是大歷史下蟻民的哀歌。劇本屬典型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風格,除了在沙膽大娘一家人顛沛流離的歲月中穿插了解說、歌曲、朗誦……亦顯現出布萊希特劇場的靈活及兼容性,演出場地無論大劇院或黑盒皆能折射出不一樣的光采,其劇本的宇宙性容得下時空調配,可改成在不同的歷史背景演出,不少版本更在視覺上把時空抽象化,除了簡約的佈景,演員服飾刻意不按照時代背景也配合到疏離效果,給觀眾有更多自由想像空間。布萊希特文本中的歌詞大部分只有詞,沒有曲譜(他和 Kurt Weill 等合作的是例外),留給後人編寫音樂部分,今次歌詞部分只用獨白/朗誦形式唸出,但同時再加插多首 1960 年代的英文民歌,難得竟又與劇中的氣氛極之吻合,特別是 Scarborough FairThose Were the Days,以及結尾時合唱的 Donna Donna,哀傷的調子除了感嘆更有一種震憾力。
 
講到震憾力,除了那場大娘在賄賂軍官免她次子死罪時還去努力講價還價,企圖留低些少錢做買賣成本,結果救不成兒子,寫盡了人窮命賤的悲哀,後來她那啞巴女兒拼死擊鼓喚醒城中熟睡的平民防避敵軍突襲,遭到敵軍亂槍掃射,仍奮力擊鼓至最後一口氣才倒下,也是令人感動的一幕,可惜導演故意將這高潮搬到去沒燈光的觀眾席最後一排去演,無疑是「疏離」,但卻錯失了看潘芳芳演繹這段戲的機會。今次的整體演出絕對超水準,當中最令我難忘是潘芳芳演大娘的啞巴女兒,見她青春一滴一滴消逝,卻仍默默地從沒要求地跟隨家人過她沒有自我沒有色彩的人生,潘芳芳同時又表現到角色堅毅的一面,看得人心酸,坐我身旁的許鞍華說她越來越欣賞潘芳芳,更說她甚至有著 Joan of Arc 的氣質,是的,許鞍華一語中的了。忽然我又作奇想,如果由潘芳芳代替焦媛去演《晚安,媽媽》中的女兒,必然又會是一次動人的演出。
 
 
相隔十八年,導演盧偉力再次邀請謝月美演劇中的靈魂人物,是難得的缘份,照道理亦應該是萬無一失至理想的人選,我曾經讀過一篇評論說這角色的份量猶如是《李爾王》的女版;其實演繹沙膽大娘除了要有極大能量,體力的負荷亦非演一般角色可比,她在亂世中獨力帶住三個子女怎都要活下去,確是要搏到盡,對抗命運沒得言棄,梅麗史翠普約十年前在紐約演這個重量級角色也不過得來毀譽參半的評價。
 
梅麗史翠普演《Mother Courage》
 
而無論我是多麼欣賞謝月美,今次她確是缺乏凝聚力,也沒有 go all the way 全豁出去,那種疾住疾住沒盡放的感覺看得我很不自在,在劇中沙膽大娘無疑是心力交瘁,但這角色的心力交瘁都仍需要無比的能量和體力去演繹,年齡問題,謝月美是有點力不從心了,很多時唸對白已中氣不足,真是很可惜很無奈的事,或許再下次會看到由邵美君來演沙膽大娘了。時間的差誤,人生總是有遺憾的。
 
                                                                                                       謝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