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無戰事:大時代長篇劇                                                                   2015 1                    星島日報

 
 
 
最近有朋友極力推薦內地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背景是一九四八/四九年國民政府崩塌前夕,蔣經國曾成立一個叫鐵血救國會的少壯派團隊,除了反共更針對打擊政府內部的嚴重貪腐,引起黨內各派系的衝突,也與聲勢日益壯大的共產黨角力,雙方都派間諜、雙重間諜滲入敵營 …… 是近日極具水準的長劇之一,對我來說,它其中一個優點是沒有渲染當間諜身分被識穿,接踵而來的酷刑逼供場面。
 
 
記得有一次和朋友閒聊扯到去電影《色,戒》,其中一幕女主角王芝佳當間諜前,組織給了她一粒應該是山埃之類的藥丸,一旦被抓就要馬上吞下,寧願身亡也免得被敵方施酷刑逼供同黨名單 …… 我說若是我就肯定第一時間吞,我自知是一個十分軟弱、受不住折磨的人,些少肉體痛楚就甚麼都供出來,當時身邊的朋友也認同,不記得是小思還是張敏儀還是她們兩個都認同,一定要有那粒丸傍身,有事就馬上吞。所以先前有朋友推介內地那些國共鬥智間諜劇,像《懸崖》,無論說到情節如何曲折懸疑、出人意表,我怎都不敢找來看,就是怕可能會看到這類血腥殘酷的場面。
 
《色戒》行刑場面
 
近年香港人已逐漸拋捨本地電視台提供的節目,連不少師奶都識得上網追韓劇,但我們的口味也未去到真正地球化,始都是集中看英、美、日和近年急起直追的韓劇。即使這樣每天只得那二十四小時已叫我們應接不暇,很多時只能挑看信得過的朋友的一些推介,《北平無戰事》就是這樣的機緣下給我遇上。
 
在現時的國情下推出一部講反貪腐的長篇劇,無法不聯想到會否有借古喻今的意圖?它的原作者劉和平先前的作品有《雍正王朝》,也是借古喻今,寫盡治理國家阻力重重、派系鬥爭無日無之,聽聞當年中南海的領導人晚晚追看,津津有味之餘更身同感受,今次《北平無戰事》是從北平(國民政府首都在南京,所以當時北京是被稱作北平)一次差不多失控的學生民眾反飢餓運動作開端,這場危機也可以說是契機,令到蔣經國有藉口出手,派出一個由他的親信率領的委員會,去調查本應配給人民的糧食物資究竟去了甚麼人手中,先從隸屬軍統的民食調配委員會和負責轉移政府賬目的銀行著手,而最終打擊目標是財權在握的孔、宋兩家。
 
 
可惜調查委員會的成員各有後台,互不配合,其中一個飛行大隊長(劉燁飾)更是受調查銀行行長的兒子,他本身又是共產黨的秘密黨員,而在銀行行長身邊的親信也有共產黨臥底間諜,另一邊廂,共黨同樣有國民黨特務滲入其中,劇情除了峰迴路轉、局中有局之外,親情、愛情、家國矛盾都應有盡有,難得編劇能持平,不再非白即黑,並沒一面倒把國民黨人刻劃成平面的反派,他們亦各有其人性和複雜的一面(反觀對共產黨員的塑造就樣板得多),當中也有愛國救國的有心人,只不過是各為其主而已,像鐵血救國會同人竭力反貪腐,希望挽回美國政府信心,繼續經濟援助岌岌可危的國民黨,可惜孔、宋兩家(孔祥熙是宋美齡姐夫,宋子文是宋美齡哥哥,兩人先後出任行政院長、財政部長,長時間操控了整個國家的經濟)的勢力太大,像兩個無底深潭不斷蠶食民資黨產,少壯派想扭轉局面,結果也是無功而返,最終只得倉皇辭廟,撤退到台灣。
 
 
今次《北平無戰事》陣容鼎盛,出動了多位影帝級人馬,眾「老戲骨」同場教量演技,確是看得人眉飛色舞,像演警察局長的陳寶國(《大宅門》男主角)他沉住氣、不動聲色的老奸巨滑,就堪稱一絕,演銀行行長的王慶祥,他那種具學養的企業家氣派也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有人參照過僅存的一些有關國民黨官員的紀錄片,批評劇中大部分演員都欠缺當年民國時期高官要人的風範,反而更近似現時內地的官腔。要真實呈現一個消失了的年代人物的言談舉止,確是有難度,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用「當下」去演繹「過去」,不正好令到以當年反貪腐的歷史來借古喻今的訊息更直接、更清晰?
 
 
全劇眾演員表現最令人失望反而是男主角劉燁,劇本刻畫他演的空軍大隊長角色很有「性格」,獨來獨往,口咬雪茄,愛飲紅酒,充滿反叛精神,但「性格」不是每個演員都玩得起,占士甸可是萬中無一,劉燁一味得個惡字,終日板起面孔好似「嬲全村人」,他把「性格」演繹成跋扈囂張,目中無人,每次他出場我就皺眉頭,反觀另一個與他年齡相近的演員廖凡(憑《白日火》奪得柏林影帝),他演一個滲入共產黨的特務梁教授就細緻得多,在他平和的面孔可以感受到他內心的掙扎和茫然,甚至演劉燁弟弟的王凱,他那股正氣(不是共產黨員也有正氣,難得)和情義也遠比劉燁討好。
 
最失敗是劉燁
 
看歷史劇很多時候都會對劇中那個時代產生好奇和興趣,《北平無戰爭》描述國共交替關鍵的一、兩年,的確引人入勝,劇中的情節和大部分人物雖屬虛構,但都有歷史真實原型,有時間我也想找多些有關資料。至於孔、宋兩家究竟斂了多少財?我有一個朋友說這兩家的後人在美國極其低調隱敝,甚至已改名換姓掩人耳目,而他們的財產可能早已分拆成立了多個信託和基金,其數目之龐大至今依然在國際金融市場舉足輕重,不過也可能只是我朋友說說而已,一切怕早已埋沉在歷史的洪流裏了。
 
                                                        宋子文 (中) 與家人                                                                                                   孔祥熙宋靄齢夫婦與長女